首頁
   
回上一層
案例標題 臨床倫理案例22
全文閱讀
我上次聽完另一個演講,就希望說能從裡面抓到一些東西,在倫理討論上付諸實行,我那時候聽到的一句話是說要全面性的討論,於是,我們試著進行一個實驗,三個禮拜前,我們接到一個加護病房(ICU)剛下來的病人,他已經簽完不施行心肺急救同意書(DNR),這原來是另一個同事的CASE,後來轉交給我,我自己照例都會幫病人檢查一下,制訂治療計畫,當時我跟住院醫師建議是說,這個CASE的***(英文)不要上,到此為止(放棄積極治療之意),結果那個住院醫師非常不能接受這個事。正好,前兩三天來這邊跟你們討論完,那我就想,這是不是出現一個「觀點」的問題(個人觀點不同,觀點收集要更全面),於是我就把相關人員,就是從護理師、護理長、個案管理師,ㄧ直到住院醫師、實習醫師還有見習醫師全都找來,我跟他們說,我不想知道對錯,但是大家要告訴我各自的看法。結果我發現出現兩大群不同的意見,一邊是要繼續治療、另一邊覺得是要放棄,接著我們後來進行了一個禮拜的熱烈討論,就是這個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?經過這樣一次討論之後,我覺得這些討論還沒結束,於是我們著手開始第一階段進行收集資料,就是所有人交自己的意見出來;第二階段我們進行資料整合,就是把所有人的資料全部弄出來之後,就各自的問題進行一個統合歸納,不同的我們就陳列出來,再一起討論;那第三階段還沒有展開。
透過這種全面性的資料收集,我們發現之前很多遺漏的地方,像病人想不想死我們其實不知道。於是最後我們決定把他弄到可以有一點清醒再來問他。如果他的意願是想要死亡的話,那我們就採取醫療促死(應指不積極治療),當然主要也是因為病人他是癌症末期。這個case沒有醫療糾紛,整個處理過程相當平順,基本上完全是可以拿來開放式討論的,這我也有跟社工和律師討論過了。
我不知道你們的意思是不是這樣子,就是說,一個事件的發生,當由一個人的角度去看的時候,問題可能會被模糊掉甚至不見,因為問題也許是個人的能力就可以處理掉,所以問題消失,或是個人的感覺不夠,所以看不到問題。但是,透過許多人去共同呈現一件事情的時候,你可以看到問題更多不同的面相,於是,可以更能感受到你們之前所謂的心中的「不安」,所以,希望透過這樣收集資料、討論的過程,來誘發大家對倫理問題的重視,或是在討論上能用更廣的角度來看,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你們的目的,因為,對於一個沒有目的的討論我可能會焦慮,所以我一直在嘗試著找出討論的目的來。
依案例類型分類
依關鍵字分類
Zaner講座 中山哲學所 本網頁由 行政院衛生署「臨床倫理諮商本土化模式之運用與評估:情境倫理的臨床實踐」
(Practicing and Evaluating the Indigenous Model of Clinical Ethical Consultation : Clinical Practice of Situated Ethics)計畫經費贊助
TEL: +886-7-3121101ext.6831 FAX: +886-7-313-5944
E-mail: ethic9707@gmail.com